首页

国产tscd网站

时间:2025-05-24 09:39:08 作者:AI医生离我们还有多远?专家:AI“持证行医”仍需突破 浏览量:67257

  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正式拉开帷幕。这场体育盛会让世界再次领略了中国的活力奔涌、自信开放,也为亚洲国家搭建起交流互鉴的崭新舞台。

  钱塘江畔,杭州正在绽放绚丽光彩。五湖四海的侨胞心系祖国、心向亚运,努力向世界讲述精彩纷呈的杭州亚运故事。

  展现最美的杭州

  “都说你人间天堂享誉千载,都说你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你好啊,杭州……”随着杭州亚运会火热开赛,一首名为《你好,杭州》的歌曲在海内外侨胞的微信朋友圈中成为刷屏“爆款”。清脆圆润的琵琶声搭配热烈欢快的摇滚节奏,尽显杭州的古典韵味与现代活力。

  杭州籍旅欧侨胞朱培华是《你好,杭州》的作曲。半年多前,他和词作者杨晓光开始酝酿这首专为杭州亚运会创作的歌曲。“杭州的大街小巷充满我的儿时记忆,这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是一座朝气蓬勃的城市。如今,八方来客相聚杭州,共享体育盛会,我要用我的音乐将最美的杭州唱给世界听。”朱培华说。

  在杭州亚运村,“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南宋官窑艺术馆馆长叶佳星格外忙碌。在技术官员村和媒体村布置南宋官窑展陈空间,在运动员村布置非遗文化市集和互动体验区,叶佳星希望能让亚运健儿们在参赛之余感受到杭州的浓浓宋韵。

  “我的父亲叶国珍是一位新加坡归侨,数十年来致力于研究传承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这次,我协助父亲制作了一批融合亚运元素的青瓷作品,作为献给杭州亚运会的一份贺礼。”叶佳星说。

  在9月8日举行的杭州亚运会火炬首日传递活动中,叶佳星是第53棒火炬手。“我跑的那一段在西湖断桥附近,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群众齐声高喊‘杭州加油!中国加油!’,特别振奋人心。”对叶佳星而言,火炬传递有着特殊的意义。她希望传承亚运精神,也传承杭州宋韵文化,向更多人展现杭州的文化内涵和中国的文化自信。

  还有许多侨胞和朱培华、叶佳星一样,热切关注着杭州亚运会,并尽己所能地对外讲述有关杭州亚运会的故事。

  “2015年9月16日,在土库曼斯坦举办的第34届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上,我作为杭州申亚代表团的英文陈述人,见证了第19届亚运会花落杭州的历史性时刻,从此与亚运结下不解之缘。”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双语主持人陈如冰(播音名:永馨)曾在海外生活多年。自2014年回国后,她的工作始终与杭州亚运会息息相关:向亚奥理事会介绍杭州、作为英文主持参与迎接杭州亚运会的各大重要活动、制作全英文专题栏目《走近亚运》……

  9月20日,亚运会火炬在浙江省内10个地市经过1800多棒的接力相传,回到杭州,进行最后一站传递,陈如冰是第91棒火炬手。“能担任杭州亚运会火炬手是我的骄傲。杭州又一次站在世界的镁光灯下,有更多关于杭州亚运会的故事等待我们去讲述。”陈如冰说。

  传递美好的祝福

  录制祝福视频、“组团”观看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及赛事直播、参与“迎杭州亚运会趣味跑”系列活动……身处世界各地的侨胞尽管不能近距离感受亚运氛围,但依然早早进入“亚运时间”,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传递对杭州亚运会的美好期待。

  9月19日,在热烈的欢呼声中,杭州亚运会沙滩排球比赛在宁波象山半边山沙滩排球中心拉开战幕,这是本届亚运会的首场比赛。赛前,在澳大利亚、法国、美国、日本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象山籍海外侨胞、留学生及旅港同乡纷纷通过“云端”遥寄祝福。今年以来,象山县委统战部围绕“同心海联·共绘亚运”主题开展一系列迎亚运活动,吸引海内外侨胞积极参与。

  日前举行的“之江同心·侨助亚运”系列活动暨世界华裔青少年迎亚运绘画大赛同样反响热烈。30多个国家的华裔青少年绘制近千幅作品,用生动的笔触描绘“我心中的杭州亚运”。

  “我们学校报名的40多名孩子中,最小的4岁,最大的14岁,都是在海外出生长大的‘侨二代’。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认识杭州、了解杭州亚运会,老师们专门用半天时间带孩子们做了功课,比如,中国民间流传的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什么意思?杭州西湖的断桥真是断的吗?杭州亚运会的口号是什么,吉祥物‘琮琮’‘宸宸’‘莲莲’又有怎样的寓意?”葡萄牙里斯本中文学校校长陈晓红说。

  最终,孩子们完成的画作让陈晓红十分惊喜。尽管其中大部分孩子没有去过杭州,但他们笔下的西湖美景栩栩如生。不少孩子对陈晓红说,今后有机会一定要回中国,去亲眼看看杭州究竟有多美。

  在挪威奥斯陆,“杭帮菜”烹饪大师马列为迎接杭州亚运会使出了自己的“拿手绝活”。中国的糯米糖藕、日本的寿司、韩国的泡菜烧五花肉、越南的春卷、新加坡的海南鸡饭……马列最近在家精心制作了一盘汇聚亚洲多国特色美食的“亚运大餐”,并让一对双胞胎孙子用黄瓜丝和胡萝卜丝在餐盘上方摆出“19”“杭州亚运”的字样,邀请周边邻居一起品尝。

  “我们的邻居除了挪威本地人外,还有不少来自韩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大家都很关心杭州亚运会。我和家人将这盘‘亚运大餐’分发给邻居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与各国友人一起欢庆杭州亚运会。”马列说,美食和体育一样,可以跨越国界,让不同国家的民众走得更近,“相信杭州亚运会将彰显亚洲体育文化的多元和包容,成为促进亚洲国家交流合作的一场盛会”。

  搭建友谊的桥梁

  “心连着心,在一起。手拉着手,在一起……”最近,朱培华为杭州亚运会创作的另一首歌曲《在一起》时常在亚运赛场内外响起。赛场上,亚运健儿奋力拼搏,尽情享受这趟体育之旅;赛场外,海内外侨胞倾情投入,以亚运为媒,推动中外交流,向世界展示自信、开放、多彩的中国。

  杭州亚运会开赛前,在尼泊尔华侨华人协会会长金晓东的牵线搭桥下,尼泊尔武术联合协会运动员、教练员一行15人提前抵达浙江湖州清泉武术学校,进行赛前3周的强化训练和交流学习。

  “中国武术于1987年传入尼泊尔,距今36年历史。在此期间,武术在尼泊尔逐步发扬光大。这次前来参加杭州亚运会的尼泊尔武术运动员中,许多人是第一次到浙江,他们很快就被当地秀美的风景和热情好客的民风所打动。”金晓东介绍,在尼泊尔,大家都很关注杭州亚运会。尼泊尔派出了一支由200多名运动员组成的代表团参赛,展现出对杭州亚运会的重视。“我们在尼侨胞都希望出一份力,搭建友谊的桥梁,让中国和尼泊尔民众因为体育、因为亚运而结下更加深厚的情谊。”金晓东说。

  捏一个吉祥物“琮琮”造型的泥塑、在陶瓷素坯上绘制亚运相关的彩图……在杭州亚运村,叶佳星和团队同事精心准备的制瓷体验项目,吸引各国运动员前来过一把当手工匠人的瘾。

  “运动员们可以将自己的手工作品带回去,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宋韵文化,领略中国传统艺术之美。”在叶佳星看来,杭州亚运会既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会,也是一个文明交流互鉴的舞台。

  陈如冰也在为杭州亚运会忙碌着。作为亚奥理事会特别授权添加该会会徽标志的全英文栏目,《走近亚运》已经制作40余期节目。在最新两期节目中,陈如冰会带着观众探访兼具“人文美”与“科技感”的杭州亚运村,并讲述亚运火炬手们的故事。

  “杭州亚运会结束后,我还将继续向世界讲述杭州故事,因为这里每天都在发生崭新的变化。”陈如冰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杭州姑娘,她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家乡因为亚运会而变得更具国际范和现代感。“未来,我将继续用国外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记录并讲述活力四射的杭州、日新月异的中国。”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楚雄非遗服饰时装展亮相巴黎时装周

发言人表示,有关言论不但歪曲事实、颠倒是非,亦全然漠视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立法的宪制责任和实际需要,以及条例订立后,对经济发展和人权保障所带来的正面效果。很多普通法司法管辖区,例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都制定了多部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恶意抹黑条例的反华分子却对此视而不见,是典型的政治霸权和虚伪“双标”。

马中“一带一路”合作故事全国巡回分享会走进马来西亚麻坡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志轩、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江华、IEEE PES国际电气委员会储能专委会市场与规划分委会常务理事长李艳等协会领导、专家媒体代表、合作企业代表,以及晶澳科技执行总裁杨爱青,联席执行总裁李守卫,副总裁祝道诚等公司领导共同出席了会议,共同探讨2024年分布式光伏的最新政策和发展战略,拓展合作领域,共同书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国际学术期刊《太空生存研究》在重庆创刊

城市体检要坚持目标导向,解决三个重点问题。第一个是民生工程,报告提出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我们打算今年再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建设一批完整的社区。

上汽大众合资协议延长至2040年

截至10月,2024年发放游戏版号共1162款,其中,国产网络游戏版号已达1072款,进口90款,数量上远超过去4年的平均水平。如果算上第四季度接下来的11月、12月,预计2024年游戏版号发放将创历史新高。

西北首套全流程智能自适应放疗系统在青海启用

按入境渠道统计,前三季度经陆路入境的旅客同比增加30.1%,达到2053.87万人次,当中经关闸口岸、港珠澳大桥及横琴口岸入境的旅客分别占48.5%、31.5%及14.9%。经海路及空路入境的旅客分别为308.02万人次和230.2万人次。

相关资讯
30声枪响,多人受伤 美国费城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以数字化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实现发展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一项重要任务在于以数字化促进绿色化,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中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近年来,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通过以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我国生态环境智慧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例如,在能源转型升级方面,一些地方利用数字技术和智慧能源技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有机融合,发掘和培育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增长点。在工业园区建设方面,一些地方综合运用工业物联网、标识解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起集安监、环保、能源等多元化监管与应急联控为一体的“工业环境大脑”,为建设资源友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工业园区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以数字化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依然任重道远,需要大力推进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着力降低全链条能源消耗,在生产效率和能源效能共同提升、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让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热门资讯